【上一篇】                                                         【下一篇】

上节练习:无

第十章 财务报表
【本章主要内容】
1. 了解财务报表的概念与分类
2. 熟悉财务报表编制的基本要求
3. 熟悉资产负债表的列示要求与编制方法
4. 熟悉利润表的列示要求与编制方法
5. 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作用【小伙伴在复习的时候,记得少依赖软件,尽可能的每一个数字都是自己计算得出的,便于对勾兑关系的理解和掌握】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
一、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财务报表。
作用:(1)可以提供某一日期资产的总额及其结构,表明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及其分布情况;
(2)可以提供某一日期的负债总额及其结构,表明企业未来需要用多少资产或劳务清偿债务以及清偿时间;
(3)可以反映所有者所拥有的权益,据以判断资本保值、增值的情况以及对负债的保障程度。
二、资产负债表的列示要求
(一)资产负债表列报总体要求
1.分类别列报——应当按照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大类别分类列报。
2.资产和负债按流动性列报——应当按照流动性分
资产——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列示
负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列示。
3.列报相关的合计、总计项目
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类至少应当列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的合计项目;
负债类至少应当列示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以及负债的合计项目;
所有者权益类应当列示所有者权益的合计项目。
资产负债表应当分别列示资产总计项目和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和的总计项目,并且这二者的金额应当相等。
(二)资产的列报
资产类至少应当单独列示反映下列信息的项目:(1)货币资金;(2)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3)应收款项;(4)预付款项;(5)存货;(6)被划分为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及被划分为持有待售的处置组中的资产;(7)可供出售金融资产;(8)持有至到期投资;(9)长期股权投资;(10)投资性房地产;(11)固定资产;(12)生物资产;(13)无形资产;(14)递延所得税资产。
(三)负债的列报
负债类至少应当单独列示反映下列信息的项目:(1)短期借款;(2)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3)应付款项;(4)预收款项;(5)应付职工薪酬;(6)应交税费;(7)被划分为持有待售的处置组中的负债;(8)长期借款;(9)应付债券;(10)长期应付款;(11)预计负债;(12)递延所得税负债。
(四)所有者权益的列报
所有者权益类至少应当单独列示反映下列信息的项目:(1)实收资本(或股本);(2)资本公积;(3)盈余公积;(4)未分配利润。
三、我国企业资产负债表的一般格式
在我国,资产负债表采用账户式的格式,即左侧列示资产;右侧列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表由表头和表体两部分组成。表头部分应列明报表名称、编表单位名称、资产负债表日和人民币金额单位;表体部分反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内容。其中,表体部分是资产负债表的主体和核心,各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按流动性排列,所有者权益项目按稳定性排列。

四、资产负债表编制的基本方法
(一)“期末余额”栏的填列方法
(1)根据一个或几个总账科目的余额填列;
(2)根据明细账科目的余额计算填列;
(3)根据总账科目和明细账科目的余额分析计算填列;
(4)根据有关科目余额减去其备抵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5)综合运用上述填列方法分析填列。
(二)“年初余额”栏的填列方法
本表的“年初余额”栏通常根据上年末有关项目的期末余额填列,且与上年末资产负债表“期末余额”栏一致。
P.S.如果企业上年度资产负债表规定的项目名称和内容 与本年度不一致,应当对上年年末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的名称和数字按照本年度的规定进行调整,填入“年初余额”栏。
第三节 利润表
一、利润表——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
作用:(1)反映一定会计期间收入的实现情况;
(2)反映一定会计期间的费用耗费情况;
(3)反映企业经济活动成果的实现情况,据以判断资本保值增值等情况。
二、利润表的列示要求
利润表列示的基本要求如下:
1.企业在利润表中应当对费用按照功能分类,分为从事经营业务发生的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等。
2.利润表至少应当单独列示反映下列信息的项目,但其他会计准则另有规定的除外:(1)营业收入;(2)营业成本;(3)营业税金及附加;(4)管理费用;(5)销售费用;(6)财务费用;(7)投资收益;(8)公允价值变动损益;(9)资产减值损失;(10)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11)所得税费用;(12)净利润;(13)其他综合收益各项目分别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14)综合收益总额。金融企业可以根据其特殊性列示利润表项目。
3.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应当根据其他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分为以后会计期间不能重分类进损益 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和以后会计期间在满足规定条件时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两类列报。
4.在合并利润表中,企业应当在净利润项目之下单独列示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损益和归属于少数股东的损益,在综合收益总额项目之下单独列示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和归属于少数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
三、我国企业利润表的一般格式
在我国,企业应当采用多步式利润表,将不同性质的收入和费用分别进行对比,以便得出一些中间性的利润数据,帮助使用者理解企业经营成果的不同来源。
利润表通常包括表头和表体两部分。表头应列明报表名称、编表单位名称、财务报表涵盖的会计期间和人民币金额单位等内容;利润表的表体,反映形成经营成果的各个项目和计算过程。
(一)“本期金额”栏的填列方法
“本期金额”栏根据“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等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其中,“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等项目根据该表中相关项目计算填列。
(二)“上期金额”栏的填列方法
“上期金额”栏应根据上年该期利润表“本期金额”栏内所列数字填列。如果上年该期利润表规定的各个项目的名称和内容同本期不一致,应对上年该期利润表各项目的名称和数字按本期的规定进行调整,填入利润表“上期金额”栏内。


本节练习:无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备考干货领取】会计从业考试前你最需要的其实是他!

从业资格证书不作为中级会计职称报名要求,何去何从?

2017年各地区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状态汇总(陆续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