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节练习:
【单选题】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设备所支付的增值税款应记入(C)。
A.物资采购 B.固定资产 C.应交税费 D.在建工程
『答案解析』企业购建(包括购进、接受捐赠、实物投资、自制、改扩建和安装)生产用固定资产发生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支付的进项税额不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单选题】下列固定资产中,本月应计提的折旧(B)。
A.本月购进的新设备 B.本月报废的旧设置
C.经营性租入的设置 D.已提足折旧的设备
『答案解析』本月购进的新设备下个月开始计提折旧;经营性租入不属于本企业资产,不用计提折旧;已提足折旧的设备不计提折旧。
【多选题】下列固定资产,应当计提折旧的有(AC)。
A.闲置的固定资产 B.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
C.经营租出固定资产 D.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答案解析』企业应当按月对所有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是,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和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除外。
【多选题】下列固定资产,应当计提折旧的有(AC)。
A.闲置的固定资产 B.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
C.经营租出固定资产 D.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答案解析』企业应当按月对所有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是,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和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除外。
【例题】某企业外购一台设备,原值为240 000元,预计可使用10年,该设备报废时的净残值率为4%。请对该设备每月应计提的折旧额计算:
第一种方法:预计净残值=240 000×4%=9 600(元)
应计提折旧额=240 000-9 600=230 400(元)
年折旧率=1÷10×100%=10%
月折旧率=10%÷12=0.8333%
月折旧额=230 400×0.8333%=1 920(元)
第二种方法:月折旧额=240 000×(1-4%)×0.8333%=1 920(元)
第三种方法:月折旧额=240 000×(1-4%)÷120=1 920(元)
【例题】甲公司一台用于产品生产的精密机床,原值为1200 000元,预计可生产10 000件甲产品,预计净残值率为3%。12月生产甲产品300件,请对12月应计提的折旧额计算:
预计净残值=1200 000×3%=36 000(元)
应计提折旧额=1200 000-36 000=1164 000(元)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1164 000÷10 000=116.4(元)
12月折旧额=300×116.4=34 920(元)
或月折旧额=300×1200 000×(1-3%)=34 920(元)
10 000
【单选题】关于“累计折旧”科目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B)
A.该科目用来反映固定资产损耗价值
B.计提折旧应计入该科目的借方
C.该科目期末余额应为贷方余额
D.企业每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答案解析』计提折旧表示累计折旧增加了,累计折旧增加额登记在贷方。
第四节 材料采购业务的账务处理
一、材料的采购成本——企业物资从采购到入库前所发生的全部支出
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采购成本的费用。
在实务中,企业也可以将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采购成本的费用等先进行归集,期末,按照所购材料的存销情况进行分摊。
注:不同纳税人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处理不同
一般纳税人 ——不计入成本
小规模纳税人——计入成本
二、账户设置
1.“原材料”账户——资产类账户
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材料,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外购件)、修理用备件(备品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
企业收到来料加工装配业务的原料、零件等,应当设置备查簿进行登记。
借方登记已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贷方登记发出材料的成本。
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
可按材料的保管地点(仓库)、材料的类别、品种和规格等进行明细核算。
2.“材料采购”账户——资产类账户
核算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而购入材料的采购成本。
借方登记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核算时,采购材料的实际成本以及材料入库时结转的节约差异,贷方登记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以及材料入库时结转的超支差异。
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在途材料的采购成本。
可按供应单位和材料品种进行明细核算。
3.“材料成本差异”账户——资产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的材料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额。
借方登记入库材料形成的超支差异以及转出的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贷方登记入库材料形成的节约差异以及转出的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
期末余额——借方,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等的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
期末余额——贷方,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等的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
可按照分别“原材料”、“周转材料”等,按照类别或品种进行明细核算。
4.“在途物资”账户——资产类账户
核算企业采用实际成本(或进价)进行材料、商品等物资的日常核算、货款已付尚未验收入库的在途物资的采购成本。
借方登记购入材料、商品等物资的买价和采购费用(采购实际成本),贷方登记已验收入库材料、商品等物资应结转的实际采购成本。
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期末在途材料、商品等物资的采购成本。
可按供应单位和物资品种进行明细核算。
5.“应付账款”账户——负债类账户
核算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等经营活动应支付的款项。
贷方登记企业因购入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等尚未支付的款项,借方登记偿还的应付账款。
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反映企业期末尚未支付的应付账款余额;如果在借方,反映企业期末预付账款余额。
可按债权人进行明细核算。
6.“应付票据”账户——负债类账户
核算企业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等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
该账户贷方登记企业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借方登记企业已经支付或者到期无力支付的商业汇票。
期末余额在贷方,反映企业尚未到期的商业汇票的票面金额。
可按债权人进行明细核算。
7.“预付账款”账户——资产类账户
核算企业按照合同规定预付的款项。(预付款项情况不多的,也可以不设置该账户,将预付的款项直接记入“应付账款”账户。)
借方登记企业因购货等业务预付的款项,贷方登记企业收到货物后应支付的款项等。
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预付的款项;期末余额在贷方,反映企业尚需补付的款项。
可按供货单位进行明细核算。
8.“应交税费”账户——负债类账户
核算企业按照税法等规定计算应交纳的各种税费,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等,企业代扣代交的个人所得税等,也通过本账户核算。
贷方登记各种应交未交税费的增加额,借方登记实际缴纳的各种税费。
期末余额在贷方,反映企业尚未交纳的税费;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多交或尚未抵扣的税费。
可按应交的税费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本节练习:
【单选题】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标明的价款为25万元,增值税为4.25万元,另支付材料的保险费2万元、包装物押金2万元。该批材料的采购成本为( )万元。
A.27 B.29 C.29.25 D.31.25
推荐阅读: